地质调查系统新增一批成果专利

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 发布时间 2025-09-08

202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各局属单位围绕地质事业发展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新增一批成果获专利软著授权。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南京地调中心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研发的“一种可切换内外渗流工况的埋地管道泄露塌陷模型箱”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该发明装置构建了渗流场—应力场—温度场多场可控的三维物理模型实验系统,用于开展水土耦合仿真模拟实验,包括塌陷、降水及热交换等场景,可以实时监测渗流、应力、温度、振动及变形等参数,刻画结构复杂地层多尺度水-力-温多场耦合效应,揭示水-土性能变异机理,在城市地质灾害防治、地下空间安全防护、地热能设计研究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物化探所

近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研发的“大地电磁探测干扰抑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研究团队通过引入滤除工频干扰、消除直流分量、去除低频趋势性干扰及扣除设备幅相频响应等降噪手段,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大地电磁测深系统的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对解码后的原始电场与磁场数据进行降噪处理,以提高天然电磁场分析频率处信号的幅值和相位可靠性,并通过归一化与阻抗估算,从而实现阻抗张量、视电阻率、阻抗相位及倾子信息等参数的高精度获取。

该发明进一步提升了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大地电磁测深数据质量,为能源资源勘查、深部结构探测、基础地质调查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撑。


地质力学所

近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王涛研究员团队基于近年来青藏高原东北缘、东南山地丘陵区极端降雨群发灾害研究进展,提出了“一种用于滑坡预测的临界降雨阈值确定方法及装置”,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该方法包括:收集面向极端降雨事件的小时级过程降雨的时空数据,提取前期有效降雨和当日激发降雨参数;开展群发滑坡灾害完整编目,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定量分析滑坡密度与降雨参数的空间关联特征,确定对滑坡灾害具有主控作用的特征降雨参数;建立滑坡密度与特征降雨量的多模型非线性拟合曲线和概率分布函数;确定前期有效降雨和当日激发降雨的二维临界降雨阈值,构建基于特征降雨参数的综合预警模型,基于不同的滑坡发生概率,开展精细化分级预警。

该技术在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领域应用前景广阔,能够提升面向极端降雨群发滑坡预警精细化水平。下一步,地质力学所将加大技术推广,推动成果转化,为各级政府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提供科技支持,为应对区域群发降雨滑坡灾害风险预警和防控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证书查询 |留言板|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