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关于举办2025年地球科学科普作品大赛的通知

来源:中国地质图书馆 发布时间 2025-04-25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传承李四光精神,激发科普创作活力,构建“众创共享”的科普传播格局,提升公众地学科学素养,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指导下,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 联合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会同相关单位和媒体,共同举办2025年地球科学科普作品大赛,面向社会征集原创科普作品。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作品内容
 
结合世界地球日“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资源相关内容,聚焦地球科学知识、地质创新成果、科学家精神等进行科普创作。
 
二、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
协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中国自然资源报社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矿业报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
合作媒体:“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三、作品要求
 
作品须紧扣地球科学主题,坚持正确创作导向,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富有思想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征集作品形式包括科普文章、科普视频、科普绘画。具体要求如下:
1.科普文章:科普性强,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引用图片标明来源,字数不超过2000字,格式为word版本。
2.科普视频:画质清晰流畅无水印,音质良好,版权清晰,形式完整,要求有标题、中文字幕、解说和制作单位,时长3-5分钟,格式为MP4版本。另附300字以上视频介绍,格式为word版本。
3.科普绘画: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征集独立创作完成的绘画作品。画纸规格为8K,发送作品的扫描件至指定投稿系统或邮箱,同时提交绘画作品登记表(见附表)。每位参赛者需保留参赛作品的纸质绘画原件,以备核实、调用。
 
四、活动安排
 
大赛活动时间为2025年4月-10月。4月20日正式启动并发布征稿通知,4月-9月广泛征稿,10月组织评审、公示结果、颁奖、总结宣传等。
 
五、奖项设置
 
大赛设置文章类、视频类、绘画类中学组、绘画类小学组4个奖项,经过专家打分、评议,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优秀组织奖,奖项设置及数量分别如下:
一等奖:不超过相应类别终评作品总数的5%。
二等奖:不超过相应类别终评作品总数的10%。
三等奖:不超过相应类别终评作品总数的15%。
优秀奖:不超过相应类别终评作品总数的25%。
优秀组织奖:不超过参赛单位总数的15%。
 
六、评审、宣传与证书查询下载
 
1.主办方组织相关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对参赛作品进行初评和终评。
2.组委会向地球科普网、地调科普微信公众号、《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网站、中国自然资源报、中国矿业报、科普中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媒体和平台推荐优秀获奖作品。主办单位汇编优秀获奖作品,发放至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部门、主办合办单位。
3.为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个人颁发纸质荣誉证书,为获得优秀组织奖的单位颁发奖牌,获奖证书加盖中国地质图书馆和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公章。所有获奖个人和集体均可在地球科普网下载证书电子版。网址:https://www.china-shj.org.cn。
 
七、注意事项
 
1.参赛作品须在9月20日前完成创作并通过地球科普网投稿,随作品附作者简介(真实姓名、单位、通信地址、电话和电子邮箱),注明“2025年地球科学科普作品大赛”字样。
2.参赛作品须为未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原创作品,一经发现抄袭,取消参赛资格。参赛者应保证参赛作品由其本人创作。
3.参赛作品涉及的名誉权、肖像权、著作权等法律责任均由参赛者本人承担。主办方承诺保护参赛者的个人信息隐私。
4.参赛作品中如需配地图类图件,须请作者提供经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审查批准后核发的地图审图号。
5.参赛者须实名投稿(可以用笔名,但要求填写实名信息),来稿即同意主办方公开发布,用于线上和线下非商业宣传,且同意公布评委匿名或公开的点评内容。
6.作者拥有作品的署名权,大赛组委会享有作品的其他权利,如展览、发布、宣传等使用权,作品改编为PPT、视频、音频的修改权和电子版的复制权、发行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经大赛组委会推荐在其他媒体刊发的作品,由刊发媒体支付作者相应稿费。
7. 参赛者需保证参赛作品不侵犯其他任何第三方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名誉权及其他任何合法权益,不使用AI创作,如产生上述与第三方争议,由本人自行解决,与主办方无关。
 
八、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李启东: 010-66554910 (18801137521)
张晓鹤: 010-68992240 (18600266327)
投稿系统链接:https://www.china-shj.org.cn/kpzpds.html,通过链接进入页面,点击“上传作品”。
电子邮箱:keputougao@mail.cgs.gov.cn
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图书馆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
2025年4月20日


证书查询 |留言板|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