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江西厅统筹推动美丽江西建设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发布时间 2025-04-23

日前,从江西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近年来,江西厅从优化国土空间格局、落实全面节约战略、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发力,统筹推进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全面建设美丽江西。

一是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严格保护生态空间。推进“多规合一”,建立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出台江西省城镇开发边界管理实施细则、江西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启动城市地下空间专项规划编制,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基本完成编制审批。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耕地保有量4004.5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3545.43万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4.12万平方公里,切实维护“一江双心、五河三屏”的生态安全格局。

二是落实全面节约战略,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深入推进建设用地提质增效,实行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将节约集约用地纳入全省综合考核指标。持续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构建省市县联动机制,累计组合供应17宗,成交价款86.15亿元。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铜、金、钽铌、锂、锰、重稀土、萤石提前完成“十四五”找矿目标。锂矿保有资源量跃居全国第一。全省建成绿色矿山245家,绿色矿山总数和占比均位于全国前列。全省15个县(市、区)评为全国首届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3个案例入选全国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

三是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筑牢生态安全防线。出台全国首部矿山生态修复领域省级地方性法规《江西省矿山生态修复与利用条例》。建立省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施赣州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长江经济带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赣州、抚河流域、长江流域(赣江中游-湘江源片)、长江重点生态区(饶河源-信江流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完成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40余万亩。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生态修复新格局,建设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

下一步,江西厅将进一步改革创新、转变方式、担当实干,全力推进美丽江西建设取得实效。 


证书查询 |留言板|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Baidu
map